其他
原创 | 澳洲利率这么低!为什么还拉动不了通胀 ?
本篇共2236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各国央行通过两种方式放松银根:改变货币价格(即利率)或改变货币数量。
前者,美国,英国的利率自从2008年金融海啸后都保持在0.25% - 0.50%之间,欧元区的利率为0%,日本央行更是把利率减为-0.1%,澳洲,新西兰等高利率货币国家的利率稍微高少许,但也是创了历史新低。后者,各国央行还实行各种名目的QE – 量化宽松,即改变货币数量,中央银行利用凭空创造出来的钱在公开市场购买国家债券、借钱给接受存款机构、从银行购买资产等。这些都会引起政府债券收益率的下降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降低,以纾缓市场的资金压力,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1
首先,经过8年史无前例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什么各国的通胀率一直很低,这不得让我们问这样一个问题:货币政策是否有效?或者说货币政策边际效应是否在递减?
笔者认为这样的问题是一个“伪问题”,经济是一个flow (流量),根据芝加哥货币学派代表佛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货币数量原理-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MV=PY,M是货币供应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P是价格水平(就是我们所说的CPI),Y是真实(Real)GDP,所以名义(Nominal)GDP = PY
我举一个例子:
我再举一个例子:
从现实情况来看,各国的央行可以通过调控利率或者直接量化宽松等手段控制货币的数量,却无法控制货币的流通速度,或者更确切地说:央行能影响但无法直接控制人们使用货币的行为。所以各国的基础货币数量的确是在不断地加大,但其效果却被逐渐减弱的流通速度对冲了。
2
其次,这给我们带来了第二个问题:各国央行新增的货币去了哪里?巨大货币存量储藏在楼市,股市甚至在文物收藏等各种资产市场里面。而一般拥有大量资产的富裕阶层对商品价格指数(CPI)一篮子的消费商品的弹性系数(Price Elasticity)很低。例如马云,李嘉诚等富豪的资产是一个普通中产家庭几千万倍,但在一些个人消费上和一般人可能并无太大差异。所以,新增的货币很大的一部分并没有在市场上“追逐商品 – Chase the goods”,而是被富裕阶层用来支撑的各种的资产泡沫。
从中国大陆,香港,到华人移民的热门国家,如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很多人惊呼“房地产疯了”,其实不是市场疯了,而是各国的央行疯了,货币发行量疯了。以中国M2为例子,2016年的货币发行量是2008年的4倍,达到160万亿,比美元和欧元发行量的总和还要多,很明显,我们处在一个“流动性泛滥”的年代,玩着一场由低利息环境驱动的资产泡沫游戏。
《左传》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我说这里的“庆父”就是资产泡沫,只要资产价格泡沫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各国央行所定的通胀目标(2%-3%)是很难完成的任务,因为各种资产市场像一个巨大的吸尘器吸掉了绝大部分新增出来的货币。
说一个简单,容易理解和观察的例子:
我会在往后的几篇文章里着重讲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低利率是如何为以后澳洲经济埋下了危机的种子2澳洲是否像主流媒体所说的会继续降息,澳币是否会继续下跌?如何从宏观角度交易澳币3如何制定外汇交易的策略4什么因数会导致澳洲储备银行加息5如何看待数字货币,例如比特币(Bitcoin)6如何在这个货币成灾的世界里正确地看待黄金和白银7怎么从哲学角度理解三个概念:钱(Money),货币(Currency)和债务(Debt)